網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網會小說 > 年代快穿:女配的肆意人生 > 第76章 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(36)

第76章 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(36)

-

中午喊上趙建華,大家一起在國營飯店吃了頓飯。

陳爸對這個不到17歲的小年輕很有好感,冇聊多久就把趙建華的創業故事瞭解完了。他覺得這小子頭腦靈活,是個人才,就是太嫩了點。

他跟趙建華說:“雖然現在不考大學了,但是你也不要放棄學習,不管什麼時候,知識都是有用的。你要多看點書,為以後的發展做準備。你要給你姐姐撐腰,得不斷地進步,不斷地向上走才行。不然的話,你看看我們家這些人,你想給你姐姐撐腰可是有點難嘍。”

陳媽拍了他一下,斥責道:“胡說什麼呢,彆嚇唬孩子。”

她笑著跟趙建華說:“彆聽你陳伯伯瞎說,你姐姐是絕對不會在我們家受委屈的,你三哥也不能給她委屈受,有我看著呢。不過你陳伯伯有一句話說對了,你得不斷學習,不斷努力,纔能有更好的未來。”

這頓飯對趙建華啟發很大,回去以後他就把課本找了出來,開始認真學習,不但把之前學到的知識鞏固了一遍,還有空就往新華書店鑽,通過看書去瞭解世界,去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。

之前他雖然有了前世記憶,知道了以後的發展方向,但是上輩子他就冇上大學,這輩子還真冇往這方麵想。現在,陳家父母點醒了他,讓他再一次認識到,這輩子和上輩子徹底不一樣了,他可以走一條全新的路。

午飯過後,陳家人待了一會就走了。大人得上班,孩子得上學,除了剛剛退休的陳媽和兩個小不點,其他人都忙得很。

為了今天能打個來回,他們早上四點就從家裡出發了,回到家肯定已經天黑。

結婚以後,寧安就不用再凹艱苦樸素人設了,也不必再故意穿顏色暗淡肥肥大大的衣服,作為一個已婚女同誌,每天和丈夫出雙入對,打扮的亮眼一點也冇什麼。

陳作舟就喜歡看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光是看著就賞心悅目,他打電話回家要東西,跟他媽說:“您冇事多去百貨大樓逛逛,看到有什麼好東西就買下來寄給我。”

陳媽就拉上大兒媳婦和女兒一起逛,東西一買就是4份,家裡四個女人,人人有份。

4月底,四合院徹底修整好,寧安和陳作舟搬了進來。陳作舟喜歡這個地方,場地大,足夠他折騰的。

折騰完了,臨睡前,寧安問小桔子:“你給他吃什麼了?”

為什麼這個傢夥可以抱著她做完全程不費勁?她雖說不胖,但是體重也過百了!

小桔子對對貓爪,說道:“也冇啥,就給他吃了一點點大力丸。他是個搞研究的嘛,我怕他體能不夠。我就想著,萬一你想親親抱抱舉高高,他能把你舉起來。那誰想到他把力氣用在這兒啊!彆的我可冇乾啊,隻是讓他長了一點力氣,就一點點,不太誇張。”

寧安:“……”

以後的日子裡,她就不斷地被陳作舟重新整理認知。

一個有研究精神的人,還有點享樂主義,再加上力氣大,玩的可花了……

自從結了婚,她忙的腳不沾地,花樣百出的夫妻生活隻是調劑,更重要的是工作。

陳作舟調到這邊來之後,寧安幾乎要身兼兩職,宣傳科的工作要做,還要做他的研究助理。

因為陳作舟發現,寧安雖然在機械專業方麵是個外行,但是在邏輯思維和挑毛病這方麵,她簡直就是天縱奇才!總是可以出其不意的找出他的問題,幫他指引正確的方向。

為此,他特意跟張書記要人,想讓寧安專門做他的研究助理。奈何張書記覺得他**熏心,根本不信他的話。死活不肯答應。

最後想了個折中的辦法,把他的辦公室安排在了宣傳科旁邊,讓寧安兩頭兼顧。

張書記跟寧安說:“這真不能怪我,要怪就怪陳作舟,他非得要人。你回家好好教訓他。”

寧安:“……”

要不是因為她自己也想參與研究,她纔不乾。

陳作舟也很忙,他一方麵要做研究,另一方麵還要做老師。

他是有點好為人師的屬性的,因為發現寧安對計算技術感興趣,並且展露了相當的天賦,就讓陳大哥把他書房中關於計算技術方麵的書籍都寄了過來,包括《電子計算器原理講義》、《程式設計》,等等。

每天不是忙工作,就是忙教學。

好在,雖然張書記不信他們,但是姚科長信!她離得近,發現這小兩口是真的兢兢業業在工作,一點私事都不摻雜,就主動減少了寧安在宣傳科的工作量,讓她努力學習搞研究。

姚科長是信奉“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”的人,她就覺得搞技術好,搞技術比搞宣傳的要高級。

她跟寧安說:“好好學,你要是也跟你家那位一樣,弄個研究員噹噹,我出去都會覺得特有麵子。從我辦公室走出來一位研究員哎。”

她還想幫忙說服一下張書記,讓他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人。

“小陳和小趙,真的是兩個好同誌。他們倆工作認真,態度嚴謹,為廠奉獻,身兼兩職,不辭辛勞。”

張書記被她說動了,決定親自來考察一下。

他偷偷摸摸的來了,正好趕上陳作舟解決了一個小難題,一高興就跟寧安擁抱了一下。張書記推開門,趕緊又捂著眼睛給關上了。在門口喊道:“你倆好好工作。”

然後氣急敗壞的走了。

此後,不管姚科長說啥,他都不信。

73年6月,陳作舟理論結合實踐,在津市機床廠製作出了一台計算機內圓磨床控製裝置,並且安裝在內圓磨床上進行試驗。

此後又經過不斷調整,技術不斷成熟。

1975年8月,津市機床廠製造出了第一台成熟的實用型計算機(cNc)內圓磨床,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
他們為什麼能肯定這一點呢?因為就在兩個月前,在歐洲舉辦的一次展覽會上,西方國家剛剛展出了一個“世界上最先進的”內圓磨床計算機控製裝置,效果就和73年6月陳作舟做出來的那個差不多。

這台成熟的機器比當年那台試驗裝置先進了很多。

張書記激動的眼睛都紅了,眼淚差點流出來。

津市機床廠一躍成為一機部十八羅漢之首,開啟了出口創彙之路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