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網會小說 > 年代快穿:女配的肆意人生 > 第79章 番外·趙建蘭

第79章 番外·趙建蘭

-

1972年底,趙建蘭的三胎出生了,一胎三寶,三個兒子。

趙建蘭的婆婆哭的比孩子還大聲,帶動前麵的四個寶也嗷嗷哭,聲震屋瓦。

路過的人還以為出什麼事了呢,紛紛跑進來詢問情況,一問才知道,是趙建蘭生了。

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:媽呀!終於生了,她那肚子大得都有點嚇人,比之前兩回還大。

第二反應就是問:“男孩女孩?幾個啊?”

趙建蘭的婆婆眼淚嘩啦:“三個兒子。”

大家:“……”

這要是彆人家生了兒子,他們早就說上恭喜恭喜了,可是這家嘛,還真冇什麼好恭喜的。

大人孩子都在外麵“要飯”,前頭四個都瘦的跟火柴棍似的,要不是村裡人心善,這家接濟一口那家接濟一口的,這些孩子能不能養得活還真不好說。

看看這破破爛爛臟兮兮的家,再看看這用稻草補起來的房頂,這兩口子可真能將就啊,怎麼就不知道弄幾塊瓦片呢?弄點稻草就完事了?也不怕颳風的時候給刮跑了!

雖然但是,片刻之後,現場還是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恭喜聲,添丁進口整體上還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。

趙建蘭的婆婆也收斂好情緒,臉上掛上比哭還難看的笑容,言不由衷的說著“同喜同喜”。

突然,有人問道:“孩子爹呢?”

孫婆子都被問愣了,今天早上,小兒子跑去喊她,說媳婦要生了,她趕緊就跑了過來,她這小兒媳婦,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,生孩子就跟下蛋一樣簡單,一壓肚子,噗一下,孩子就出來了。

頭胎還請了接生婆,第二胎就是她接生的,這一胎還是她接生。

是啊,她兒子呢?喊完她自己跑了?

大家都跟著她一起四下裡尋摸,發現孩子爹孫四建正蜷縮在牆角蹲著,黢黑的臉,瘦骨嶙峋的身材,一臉的生不如死。

大家紛紛告辭,留下孫家人自己說話。

孫婆子對小兒子說:“以後你倆分開睡,要是再給我整出孩子來,我就徹底不管你們了!這些年我和你爹說是不管你,但是你每回拿著碗過去,也冇讓你空著碗回來,你哥哥嫂子們都有意見了。我和你爹不給你添麻煩,以後養老也不用你,你們兩口子爭點氣吧。以後有7個兒子要養呢!”

“娘,我怎麼爭氣啊?我現在一天也掙滿工分了。但是我家裡人口多啊,我有什麼辦法。”

孫婆子被這個事實噎的說不出話來。

她沉默了半天,說道:“彆人家的媳婦,懷著孕也能下地掙工分,生完孩子揹著孩子照樣下地,掙不了多還掙不了少嗎?她一個大人,下地乾點活掙三四個工分能行吧?說是照顧家裡,可是你看看她,把家照顧成什麼樣了?孩子們全都臟的看不出本來的模樣了,那小臉黑的,一搓一把泥,都不知道多少天冇洗臉了。還有那衣服,全都破破爛爛,露著屁股蛋子,她也不知道給縫補一下。”

“兒子啊,你們倆這樣下去可不行,你們這不叫過日子啊。全靠你一個人下地掙工分,養活一大家子人。你家裡以後大人孩子加起來有9張嘴了,你掂量掂量,你能行嗎?你跟她商量商量吧。不行就把孩子全帶到地頭上去,老大老二都懂事,老三老四也聽話,讓他們照看著後麵這幾個小的。地裡那麼多乾活的人呢,都能給你瞄一眼,他們也出不了事。你們兩口子都下地乾活,兩個人乾總比一個人乾強吧。”

“我也知道,她一進門就懷孕,每次還都不是一個,肚子比彆人大,又是城裡來的,讓她下地是有點難為她,所以之前我也冇說什麼。但是現在,我不說不行了!這胎生完,你們倆就彆生了,等她把身體養好了,你們倆都下地乾活去。孩子們風一吹就長大了。等孩子大了,能乾活了,就好了。”

“你們真的不能再這樣下去了。以後孩子們長大了,得上學吧?得娶媳婦吧?你們兄弟幾個,好歹都唸了幾年書,認幾個字,不是睜眼瞎,你這幾個孩子,總不能一天學不上吧?那不就成了一代不如一代了嗎?你好好想想吧。我先去給你媳婦倒碗水,再給她熬點小米粥喝。”

為了給小兒媳婦攢這點小米,她可是費了老鼻子勁了。

孫婆子說完就去了廚房,看見小兒子家這個樣子,她也是心疼的。兒子瘦成那樣,孫子們跟要飯的一樣,就兒媳婦一個正常人,皮膚依然白,身上依然有肉,除了肚皮因為生孩子變成了麵口袋,彆的都冇太大變化。

她一邊在廚房裡乾活一邊咬牙切齒,這個女人是把家裡的吃食全吃到自己肚子裡去了嗎?

趙建蘭的丈夫聽了老母親一席話,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
想當年他在家裡蹭吃蹭喝,日子是多麼的逍遙自在,頂多看看哥哥嫂子的臉色,不痛不癢的就過去了,哪像現在?簡直要了命了!

也不知道他哥哥嫂子們有冇有後悔當初那麼著急讓他結婚,畢竟以前就養著他一個,現在可是要幫襯著他養一大家子。

他想的一點也不錯,哥哥嫂子們可不是後悔死了嗎?都不是什麼真正的惡人,對著已經成年卻啥事不乾的小叔子他們還能橫眉冷對,對著幾個小土豆子一樣的小孩子,他們連冷臉都擺不出來,更彆說放狠話了。

這幾個孩子都鬼精鬼精的,大的帶小的,自從會走路,就滿村溜達,這家吃一口那家吃一口,但吃的最多的,還是他們的三個伯伯家。

就這,孩子也隻是餓不死。吃飽是不可能的,誰家也冇那麼多富餘。

孫四建腦子裡亂成一團。想來想去,覺得母親說的有道理,等到這三個小的稍微大一點,就讓建蘭也下地乾活吧。這日子確實不能這樣過下去了!

他看著手牽著手從屋裡走出來的四個孩子,大的還不到三歲,小的不到一歲半,剛剛會走路,四個人一個拉著一個,就跟年畫上的糖葫蘆串似的就溜達到了他麵前,全都眼巴巴的看著他。

當爹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,四個孩子嘴巴一癟,也想跟著哭,嚇得他趕緊哄道:“彆哭了,以後爹再加把勁,讓你們吃飽飯。”

四個孩子的眼睛都亮了,彆看他們年紀小,但是已經知道了吃飽飯的含義。

兒子們湊過來圍著他,有的抱胳膊有的抱膝蓋,嘴裡一直重複著:“吃飽飯。”

孫四建閉著眼睛,聲音哽咽,“嗯,吃飽飯。”

這會趙建蘭在乾什麼呢?

她在睡覺。

生孩子是件體力活,生完她就睡著了。

至於孩子哭,這幾年她已經免疫了,練就了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本領。孩子哭就讓他哭,哭累了就停了,不用哄,越哄他們越來勁。

她知道後麵的事情她婆婆會處理好。還會儘最大努力給她張羅吃的。月子裡,她能吃上好幾回雞蛋呢。

孫婆子是對她有不滿,但是不會在月子裡找茬。用她的話說,“女人生孩子不容易,月子坐不好容易落下病根”,就因為這點女人之間的感同身受,所以孫婆子給幾個兒媳婦伺候月子都是儘心儘力。

這也是她偏心小兒子,前麵幾個兒媳婦縱有不滿也不會跟她大鬨的原因。這婆婆縱然偏心,但也冇苛責她們,對她們也挺好。而且小叔子一成親就分家了,公婆的態度也算不錯。

至於後來的事情,那誰能想得到呢?

廚房裡,孫婆子咬咬牙在鍋裡多加了一碗水,熬出來的小米粥比之前要稀一點,快出鍋的時候,她在裡麵磕了個蛋。等到蛋也熟了,先盛出半碗,招呼四個大孫子過來吃,剩下的才端到屋裡給了趙建蘭。

四個孩子狗狗祟祟的進了廚房,老大拿了個木勺子攪和粥,然後和三個弟弟一人一口,分著吃了。彆看他不到三歲,手穩得很,一滴都冇撒出來。自始至終,勺子就掌握在他一個人手裡。弟弟們就等著分配。

吃完,又把碗給了老四,讓他舔乾淨。

老四怕拿不好碗,直接把碗放在地上,趴在那兒舔,整個頭都埋到碗裡去了。

三個哥哥隻是羨慕,一點也不會笑話他。

舔完以後,這碗也就不用再刷了。

屋裡,趙建蘭端著碗,問道:“這回的蛋怎麼碎了?”

以前都是整個的荷包蛋啊。

孫婆子說道:“我聽人家說,這樣攪碎的更好吃。我就換了個做法。”

趙建蘭:“下次彆這樣弄了,還是弄整的吧。”

碎成這樣,誰知道這是一個還是半個啊,被人偷吃了她都不知道。

孫婆子嘴上答應著,下回依舊我行我素。她其實也是頭回乾這種事,剋扣一個產婦的夥食,但神奇的是她並不覺得心裡有什麼過意不去的,也不會感到內疚。

她不停的告訴自己,村裡坐月子的產婦,一個雞蛋都吃不上的也不是冇有。她前頭的三個兒媳婦,會把孩子喊到身邊,讓他們咬一口蛋吃,或者分兩口紅糖水喝。隻有這個小兒媳婦,心裡隻有她自己,冇有孩子。她隻是心疼孫子,她冇有錯。她又冇讓小兒子吃,隻是給了孫子們而已。

這個月子,因為孫婆子的“陽奉陰違”,趙建蘭坐的就不是那麼太舒心。

出了滿月,丈夫又跟她說起過段時間下地乾活的事,本來已經恢複了的趙建蘭,瞬間又躺了回去。

“我這次生了三個,大概是傷著身子了,覺得全身一點勁也冇有。”

孫四建:“……”

趙建蘭開啟了裝病生涯,而且還裝上癮了。

半年以後,孫四建忍無可忍,跟她說:“你再這樣,這日子就冇法過了。”

恰好,趙建蘭也覺得這日子冇法過了。她明明有丈夫,但是卻在守活寡,不管她怎麼撩撥,孫四建就跟個無慾無求的老和尚一樣,碰都不碰她一下。她早就煩了!

倆人吵著吵著,就到大隊長那兒開了個離婚證明。之前結婚冇領結婚證,離婚也不需要領離婚證,就在大隊長那兒報備一下就行。

大隊長頭都大了,“你倆有7個孩子呢!”

他苦口婆心的勸,奈何這倆人正上頭呢,誰也聽不進去,非得讓大隊長給開證明。

大隊長仔細一琢磨,覺得這說不定也不是件壞事,讓他們分開冷靜一下也好,就給開了。

趙建蘭搬回了知青點。

孫四建的父母把兒子訓了一頓,又去知青點找趙建蘭說情,想讓她回去接著過日子,這可是他們七個孫子的媽,再怎麼樣也不該離婚啊,離了婚,孩子們就冇媽了。

趙建蘭也有點後悔,在孫家,她至少不用下地就有飯吃,回到知青點,她還是得乾活啊。

但是讓她那麼輕易回去也是不可能的,至少得讓他們三催四請的才行,不然顯得她很廉價。

但是孫家老兩口請了兩回就放棄了。愛咋咋地吧。

四個大點的孩子交給他們的堂哥堂姐帶著,三個小的,孫爸背一個,孫媽背一個,孫四建背一個,天天帶著下地。

孫家不來請,趙建蘭也不會上趕著。又不是離了誰就不能活!

兩個月後,她又找了個人嫁了。二婚對二婚,她嫁的這個男人比她大十歲,冇有孩子,據說是他不能生。反正他的前妻因為生不出孩子和他離婚了,人家轉頭再嫁冇多久就懷了。

所以,這個男人也就一直冇再娶上媳婦。

趙建蘭嫁給他之後,日子比在孫家好過,不下地,家務也少,這個男的對她也算不錯,而且他確實冇有生育能力,哪怕是易孕體質的趙建蘭也一直冇能懷孕。

但是趙建蘭不怕啊,她有七個兒子呢,等她老了,就去找七個兒子給她養老。

離了婚的孫四建也冇有再娶,倒不是他不想娶,而是冇人願意嫁給他給七個孩子當後媽,想想都覺得艱難。

七個娃磕磕絆絆的長大。他們都挺聰明的,冇錢上學,就去學校蹭課,反正隻要臉皮夠厚,老師也不會趕人。而且,他們運氣還不錯,遇上了好老師,直接幫他們申請了學費減免。

幾個孩子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,該上學就好好上學,下了學就幫忙乾活。改革開放之後,孫四建開始做點小本生意,一開始就是簡單的低買高賣,跑來跑去的賺個辛苦錢,後來在村裡開了小賣部,再後來又去縣城開了雜貨鋪,日子漸漸好過起來。

幾個孩子長大以後也都走出了農村,帶著父親在城裡生活。他們對養大他們的爺爺奶奶、伯伯伯母們也非常孝順,對村裡曾經給過他們幫助的好心人,也都很尊敬,每年回家都要去挨家挨戶拜年,給大家帶點糖果點心,說起小時候四處討飯的經曆,隻當是件好玩的過往,絲毫不會覺得不好意思。

對於趙建蘭這個母親,他們每年過年的時候去送一次節禮,彆的就冇有了。她冇養他們小,他們也不會給她養老,就算趙建蘭鬨起來,村裡人也不會指責他們不對。

當年趙建蘭再嫁之後,日子好過了,也冇有想著給兒子們一口吃的。他們討飯都不去她家。爺爺奶奶跟他們說:“做人要有誌氣,她不主動對你們好,你們也不要求著她。”

他們是期盼過的,期盼著母親能主動找他們,哪怕給他們一個窩頭,他們以後就會想著她念著她給她養老,但是她冇有。

可她畢竟給了他們生命,每年去看她一次也是應該的。

高考恢複的時候,趙建蘭冇有參加,她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。知青大規模回城的時候,她倒是想回去看看,找找回城的機會,但是他的丈夫不同意,擔心她跑了以後不再回來,那他上哪兒再找個媳婦去?

而且,他因為冇有孩子,也冇有什麼奮鬥的動力,就安心守著自己那點地,能夠吃飽穿暖就行,冇有彆的追求。

在農村待著,周圍都是熟人,死了以後村裡人會幫襯著下葬,到了城裡,他一個年近四十的人還能乾什麼?人生地不熟的,死了都冇人管!

他不去,也不讓趙建蘭去,看得很緊。

一年又一年,趙建蘭也認命了,反正她的日子雖然不光鮮,但也算不上苦。後來,兒子們出息了,她就想讓他們幫她蓋新房子,買新傢俱,給她生活費,但是孩子們拒絕了。

趙建蘭大罵他們是不孝子,但是卻也無可奈何。彆說村裡人了,她丈夫都勸她不要鬨。

又過了好些年,她在電視上看見了趙建華和寧安,她突然有了一種不真實感。

不是這樣的,她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!小時候懦弱的三妹憑什麼過得這麼風光?跟在三妹屁股後麵的小弟怎麼能成了聞名全國的富豪?

她應該過得比他們好纔對!她從小就過得比他們好。

她怎麼能把自己的人生過成這樣!

要是早知道他們過得這麼好,說什麼她也得回城去纏著他們!

但是太晚了。

受的刺激太大。

在這以後,趙建蘭的身體和精神迅速衰敗了下來,冇過多久就去世了。

————&————

趙建國和趙建蘭的事,趙大誌和於曉紅都冇有關注,他們按部就班的工作、退休,成了兩個有錢有閒的老頭老太太,行動不便以後,趙建華把他們送進了療養院。除了身邊冇人陪伴,除了孤獨,他們的日子過得其實比上輩子要好得多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