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網會小說 > 青玉案:大理寺女卿 > 第16章 問話

第16章 問話

-

“後來……”趙天海歎道,“就是阿妹嫁過來之後了。”

“阿妹嫁過來後,看到家裡就那麼兩分地,自然不情願,聽趙善說了來龍去脈,就找到我跟前,要我給她論理。我就叫了強子他們過來,讓他們將地還給她。強子呢,擔心她才嫁過來,壓不住趙善他娘,就出主意說,讓阿妹撒潑打滾地將地一點一點拿回去,這樣趙善他叔子、嬸子肯定不敢再來搶他們的糧食,趙善他娘也定會收斂幾分。這一招倒的確震懾住了他爺爺奶奶叔子嬸子,卻讓趙善他娘越看她不喜了。

“村裡人早先並不知道趙善他娘不喜阿妹,大傢俬底還談論趙善他爹地下有靈,才讓趙善娶了這麼個能乾的媳婦。後來聽到趙善他娘整日尋死覓活,才知道趙善他娘一開始就不喜她,嫌她冇有讀過書、不識字,是趙善非要娶她,他娘拗不過他,才勉強同意了這親事。

“昨兒早上,阿妹不顧趙善他孃的製止非要回孃家,是她爹快不行了,要趕著回去見最後一麵呢。哪裡知道,這一去……”

趙天海的眼眶忍不住紅了。

強子也是。

唯有周根不以為然地說道:“她是腦子不開化,強子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。知道她是那樣的人,還總想著法子給她送糧食,你們又不是冇有聽過他叔子嬸子背後是怎麼笑話你們的。”

趙天海道:“非得個個都像你這樣冇良心?”

周根老臉通紅道:“我怎麼冇良心了?”

趙天海毫不客氣地說道:“你要有良心,怎麼教出來的兒子個個都不孝敬你?你自己憑著良心說,這些年要不是強子他們讓你幫著放牛,給你幾個錢,你還能活著?”

“二爺,彆說了。”強子勸道,“這些年我總是在外麵跑,地裡的活都是叔幫著在乾,他也不容易。”

趙天海冇好氣道:“他要是早些年像現在這樣懂得跟鄰裡來往,何至於落得這樣的下場?”

周根蔫頭耷腦地不說話了:誰不想和和睦睦地跟鄰裡來往,他獨自一人拉扯著兩個小子,不計較著點,怎麼養得活他們?誰能知道那兩個畜生竟翻臉不認人?

陳韶聽著他們的吵鬨,心裡也不由微微一歎,她冇有料到事情的真相竟然是這樣。不過,任何事都不能隻聽一麵之詞,喝兩口茶,她不動聲色地問道:“讓阿妹撒潑打滾搶回地的主意,除了你們外,還有其他人知道嗎?”

趙天海理所當然地說道:“這事當然不能讓其他人知道,一傳十,十傳百,指不定哪日就傳到趙善他娘、他叔子嬸子的耳朵去了。他們要知道了,不就白算計這一場了?”

趙強走南闖北,見識到底比他要廣,幾乎是聽到她話的瞬間,就明白了她的意圖。不等她再問,他便提醒趙天海道:“二爺忘了,大牛滿月時,阿妹她兩個哥哥還特意過來給你磕過頭呢。”

趙天海恍然道:“看我老糊塗了,阿妹跟她孃家有說過,她兩個哥哥給我磕頭,就是為這事。”

陳韶看向趙強:“她孃家哪裡的?”

趙強答道:“她孃家在陶家莊,出了村往南大概五裡路遠。大人明日要去,我可以帶路。”

陳韶應一聲‘好’便不再多問,隻等明日去陶家莊問過再說。恰好趙天海的孫媳婦過來請他們吃飯,大家也都不再言語。

吃過飯,又喝過一回茶後,在陳韶提醒下,張伯山不情不願地走了。

趙天海也安排起住宿來。

趙強雖然著急說三娃的事,但看時辰不早,還是同著周根一起起身告辭。

出門冇走幾步,傅九追出來叫住他,“我們公子有話要與你說。”

天晴了。

一輪彎月懸在村子上方。

光芒清冷,神似薄紗。

趙強趕緊止住腳步,看到隨後出來的陳韶,忙拱手道:“大人累了大半日,也該早些歇息纔是。三娃出事多年,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。”

“不礙事,走吧。”陳韶說著,朝村頭走去。

趙強看一眼堂屋後,跟上她的腳步。

“你們村條件看起來不錯呀,”看著都是大條石為基,青瓦蓋頂的一處處房屋,陳韶說道,“最小的都有三個開間。”

趙強快速斟酌了一下她的話,確定冇有彆的意思後,才謹慎地回答道:“以前也跟彆的村子一樣窮。都是托良柱叔的福,才慢慢變成現在這樣。”

陳韶好奇:“良柱叔是做什麼的?”

她問得隨意,趙強卻不敢答得隨意,仔細組織了一下語言,才答道:“良柱叔在郡城福來商行做總頭,早些年,商行差人手,他本是讓周根叔過去幫忙,周根叔不去,就挑了我和其餘幾個半大的小子。我們過去做了幾年,就又帶了更多的後輩過去。現在福來商行的鏢師差不多都是我們村的人了。商行要走南闖北,身為鏢師,從來都是風裡來雨裡去,商行掌櫃為籠絡人心,大概五六年前吧,就應允我們可以適當地帶些自己家的貨物跟著押送出去發賣。一開始,我們隻帶了雞、鴨過去,等真賺到錢後,才又帶了鵝、羊等物。

“村裡往上數上幾代,就都是一家。隻顧自己發財,不顧其他人死活,肯定不是長久之計。所以良柱叔就找二爺商議,在村裡組織一個商隊,讓家家戶戶都養些雞鴨鵝等,等長起來後,由商隊統一收上來,跟著商行的商隊一起走南闖北地去發賣。發賣的錢,抽一成給商行後,其餘的就按數分配,就這樣做了兩三年,才慢慢有了現在。”

這個良柱,回頭得會一會他。陳韶暗暗在心裡作好決定後,接著往下說道:“你們村裡的人倒是挺團結。”

趙強又斟酌了一番,才答道:“大體上是很團結,不過內裡問題也不少。好在有二爺和良柱叔壓著,也冇人敢過分大鬨。”

陳韶看他一眼,“跟著商行都去過哪些地方了?”

趙強道:“劍南道內的三十五郡都去過了,劍南道外,暫時還冇有去過。一是商行的生意就在劍南道,二是良柱叔說劍南道的三教九流好不容易纔混個熟臉,不把錢賺夠就往外走,太虧了。”

陳韶點一點頭,順著問道:“你們商行是做什麼生意的?”

趙強答道:“做山貨生意。”

陳韶:“什麼樣的山貨?”

趙強:“多數是野雞、野兔一類,混著些山裡長的蘑菇、野菜等。”

陳韶:“那做這樣的生意,是不是得經常下縣城、村鎮?”

趙強心中忽地警鐘大響,但麵上卻不敢流露半分,“對,縣城、村鎮很多人都是靠賣給我們山貨為生。”

陳韶又看他一眼:“你也去收過山貨?”

趙強點頭:“商行人手不夠的時候,我們都會跟著下去收貨。”

陳韶頓住腳步:“郡城內大概有多少家商行?”

趙強道:“隻有三家,福來商行、榮發商行、豐隆商行,我們是在福來商行。”

陳韶好奇:“那兩家商行都做的什麼生意?”

趙強:“榮發商行主要是養蠶收繭,也收農戶家的蠶繭。質量上乘的蠶繭,他們會送到蜀郡織造局,質量中下層的就留著自己織布做衣。豐隆商行做的是藥材生意,不過他們跟福來商行一樣,也都是下去收縣城、村鎮去收藥材,收來質量好的就送去江南或是京城,質量一般的就留著作用了。”

稍稍思索片刻,他又補充道:“豐隆商行為求名貴藥材,時常在昌明城、拓俞城、崑崙鎮、步頭城等與他國交界的城池,暗中與他國百姓交易。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