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網會小說 > 葉辰夏傾月全文免費閱讀 > 第1492章 再出變故

第1492章 再出變故

-

李龍淵用手拈起地圖,舊羊皮般的觸感溫和,他將地圖反過來,後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。

年輕家主瞳孔一凝,赫然發覺這些字跡前後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,而是正統前六十二代家主共同所書。

開篇即表明時間,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七年。

李龍淵飛速回溯曆史,那一年,正值太子李承乾造反,被廢!

兒時,李龍淵不僅對自己的名字,也曾對祖父的名字產生過異議。

畢竟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李承乾這位廢太子的名聲,重名者行走在外難免不便。

可祖父隻是笑笑,說這是他出生時族老卦算所得,取自“承繼家業,總領乾坤”之意。就再無下文。

第一代家主的傳記上寫著,貞觀十七年,太子李承乾夢中遇龍,其口吐人言:“既失天命,不若長生。”

當時李承乾患有腳疾,長期居於宮闈,一舉一動都受到大臣挑剔的規勸。

例如修建一所宮殿被指責過於奢侈,和宦官玩在一起就被指責為荒淫無道的秦二世。

自長孫皇後去世後,李承乾就在這種高壓環境下變得愈發叛逆,從一個麵容俊朗,性情仁孝的太子變為沉溺聲色犬馬,放縱高歌的瘸子。

後來甚至寵愛上一個“美姿容,擅歌舞”的太常樂人,喚做,稱心。

冇人知道這伶人是男是女,她美的分不出性彆,史書也冇有記載。當然,後世總喜歡用更惡趣味的目光去猜測這件事。

可身為東宮太子,未來的天子,對一個伶人過於優厚的愛更甚於毒藥。

當太宗皇帝李世民知道這件事,就以為是這名喚為“稱心”的伶人用巫術蠱惑了太子,大怒之下賜死這伶人。

使原本就漸生齟齬的父子間產生一層厚重的隔閡。

本就因長孫皇後之死而悲慼的李承乾再遭打擊,甚至在宮中為死去的伶人贈官樹碑,終日哀悼,醉生夢死。

就是這時候,他於醉夢中看見了一條龍藏於雲海。

“何以教我?”,太子問。

“戀棧不去者死,壯士斷腕者或可生。”

當時正值皇四子李泰恩寵日隆,時傳有人君之相。

李承乾遂提兵謀反,起軍逼宮,事情敗露後,太宗網開一麵,廢為庶人貶斥黔州。

廢太子在暗中整合勢力,收納願意跟隨的部眾隱姓埋名,創立正統。

於貞觀十九年以病逝之名,金蟬脫殼,從此再無大唐太子李承乾,唯有李氏正統第一代家主。

此後,李承乾藏於幕後四處尋找長生之術,十七年後病逝。

李龍淵洋洋灑灑看完第一代家主的生平,隻是有些歲月的恍惚感,好像隔著悠久漫長的時光經曆完廢太子的全部人生。

少年時的肆意飛揚,成年喪母的陰鬱,中年失愛的痛楚,因為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父親愈發厚重的壁障。

至於正統起與唐代的隱秘,李龍淵倒是早有猜測,畢竟祖父建立的集團就是盛唐,用牡丹做品牌,又是李姓。

以百年四代人的正常延續來看,六十二代就是1500年左右,時間上也吻合。

唯一讓李龍淵感興趣的是用文言文記載的傳記裡所提到的“龍”,以及那句“既失天命,不若長生。”

那條藏匿於雲海的龍,很像霸下。這也意外著,正統自第一代家主起就掌控著尼伯龍根超過千年。

“至於天命和長生,都是每個人所追求的東西啊。可惜,得氣運者往往不得長生,兩者必須選其一。因此對於虛無縹緲的長生,也隻有在皇帝壽命將近的時候纔會產生念想,自古燒丹鍊汞,把自己吃得重金屬中毒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數。”

“當初的第一代家主,也是失去清醒到被能這樣的謊言所欺騙嗎?”

畢竟唐朝不如現代,生物科學技術的雛形都不見。又哪裡能見到長生的影子?

隻是李龍淵順著第一代家主的自傳往下讀去,才驟然覺察不對。

每一代家主的所作所為,其實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。

“長生不滅!”

瘋子,通通都是瘋子。

曆代家主抱著這個瘋狂的目標前仆後繼,滿世界追殺墮落混血種,也隻是用來研究當龍族血統超過50後,血液因子以及基因序列的改變。

由人到龍的變化,或許蘊藏著長生種和混血種之類的秘密。

至於維護管轄區域內安全穩定,隻是正統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來進行長生種的研究。

事實證明,經過不斷的采集各類混血種,純血龍類的血液,正統早就觸摸到龍王長生的秘密。

關於製作繭的禁忌。

將自己一部分軀體斬斷並封存起來,那部分軀體裡擁有完整的基因序列,再加上擁有過去記憶的靈魂,就可以形成類似於龍王的繭,也稱作骨殖瓶。

當龍王死後,靈魂就會繭化,通過漫長時間的等待從卵中重新孵化,獲得長生。

瞭解到製作繭的具體過程,上手操作時的難度卻重重困難,尤其在於靈魂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。

像在尼伯龍根的世界,所有物質都是被殺死的,就連時間也可以停滯住,比較這裡是死人之國。

除了真正的主宰者可以避免時光流逝外,冇有活的生物可以躲過時光。

雲頂天宮真正意義上的主宰者,是那頭霸下。

隻有長生種才能執掌死人之國,未免有些諷刺。

所以正統前幾十代家主最多在死前將身軀製作成繭葬入天宮,保持肉身不腐,可他們的靈魂,大致已經消散如煙。

直至第三十二代家主開始纔有了重大發現,當年為始皇帝煉丹的方士徐福,雖然不能煉製出令人肉身不腐的長生藥,但似乎這種藥卻有著保留靈魂不滅的效用。

不能令肉身長生,卻能使靈魂不朽。

這意味著,混血種隻需要在將死之前,斬下部分身軀血肉封存在骨殖瓶裡,再服下保有靈魂的丹藥。就有可能做到如長生種那般,自陵墓中的繭甦醒而來。

所以自三十二代家主開始,尋找當年長生藥的藥方就是正統工作的重中之重,為此李氏正統派出多支不良人隊伍前往秦始皇陵搜尋不老藥,隻可惜線索渺茫。

卻意外找到那柄隨始皇帝殉葬的傳世名劍,太阿。

所以正統家主開始加大力量,不斷蒐集各朝代皇帝殉葬的物品,畢竟在封建時代,隻有皇帝是最有能力召集天下方士,煉製長生丹藥的人。

所以,他們並非守陵者,而是盜陵人!

後來與其說守護皇陵的秘密,不如說避免長生不滅的丹方可能外流入其他組織。

但不老藥的丹方貌似從先秦時就斷了傳承,正統中人不斷試藥,也找不到能令靈魂不滅的藥物。

或許有人會質疑,靈魂無形無相,存在與否都難確定,說不定那些丹藥裡就有真正的不老藥呢?

可笑,倘若果真如此,正統吞服過各類丹藥,死後都被製作成繭安葬在雲頂天宮的家主。

迄今共計六十具繭,冇有一具重新復甦歸來,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